MDCK Host Cell DNA Residue Detection Kit
产品名称: MDCK Host Cell DNA Residue Detection Kit
英文名称: MDCK Host Cell DNA Residue Detection Kit
产品编号: 41319ES50
产品价格: 询价
产品产地: yeasen
品牌商标: yeasen
更新时间: 2024-12-10T11:28:44
使用范围: null
| 规格 | 价格 | 
| 50T | 8895.0 | 
| 100T | 16425.0 | 
- 联系人 : 李自转
 - 地址 : 上海市浦东新区天雄路166弄一号楼三层南单元
 - 邮编 : 200030
 - 所在区域 : 上海
 - 电话 : 139****5640 点击查看
 - 传真 : 点击查看
 - 邮箱 : lizizhuan@yeasen.com
 - 二维码 : 点击查看
 
产品简介
MDCK宿主细胞DNA残留检测试剂盒是用于定量分析检测各种生物制品的中间品、半成品和成品中的MDCK残留DNA含量的试剂盒。
本试剂盒采用探针法荧光定量PCR原理,可专一快速的检测MDCK细胞的残留DNA,其最低检测限可以达到fg水平。该试剂盒可与本公司的磁珠法残留DNA样本前处理试剂盒(Cat#18461ES/18462ES)配套使用。
产品信息
| 
 货号  | 
 41319ES50 / 41319ES60  | 
| 
 规格  | 
 50 T / 100 T  | 
组分信息
| 
 组分编号  | 
 组分名称  | 
 41319ES50  | 
 41319ES60  | 
| 
 41319-A  | 
 MDCK qPCR Mix  | 
 0.75 mL  | 
 1.5 mL  | 
| 
 41319-B  | 
 MDCK Primer&Probe Mix  | 
 200 μL  | 
 400 μL  | 
| 
 41319-C  | 
 DNA Dilution Buffer  | 
 1.8 mL×2管  | 
 1.8 mL×4管  | 
| 
 41319-D  | 
 MDCK DNA Control(30 ng/μL)  | 
 25 μL  | 
 50 μL  | 
| 
 41319-E  | 
 IC*  | 
 50 μL  | 
 100 μL  | 
*IC:Internal control,内部对照
运输和储存条件
1. 所有组分均干冰运输,-25~-15℃保存,有效期2年。其中,41319-A和41319-B均需避光保存。
2. 收到货后,请检查共5个组分是否齐全,并立即放入对应的保存温度中储存。
注意事项
1. 本产品仅作科研用途。
2.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,请穿实验服并佩戴一次性手套操作。
3. 使用本试剂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,实验应规范操作,包括样本处理、反应体系的配制及加样。
4. 每个组分在使用前都应充分震荡混匀,低速离心。
适用机型
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仪器:
Thermo Scientific:ABI 7500,ABI Quant Studio 5;
Bio-Rad:CFX96 Optic Module;
上海宏石医疗科技:SLAN-96S。
使用说明
1. MDCK DNA Control定量参考品的稀释和标准曲线的制备
用试剂盒中提供的DNA Dilution Buffer(DNA稀释液)将MDCK DNA Control定量参考品进行梯度稀释*,稀释浓度依次为3 ng/μL、300 pg/μL、30 pg/μL、3 pg/μL、300 fg/μL、30 fg/μL、3 fg/μL。
具体操作如下:
1)将试剂盒中的MDCK DNA Control定量参考品和DNA Dilution Buffer置于冰上融化,待完全融化后,轻微振荡混匀,低速离心10 sec。
2)取7支洁净的1.5 mL离心管,分别标记为Std0、Std1、Std2、Std3、Std4、Std5、Std6。
3)在标记为Std0的1.5 mL离心管中加90 μL DNA Dilution Buffer和10 μL MDCK DNA Control定量参考品,Std0即稀释为3 ng/μL的浓度,振荡混匀后低速离心10 sec,该浓度可分装置于-25~-15℃短期保存(不超过3个月)**,使用时避免反复冻融。
4)在Std1、Std2、Std3、Std4、Std5、Std6离心管中先分别加入90 μL DNA Dilution Buffer***,再进行梯度稀释****,具体稀释方法如下:
| 
 稀释管  | 
 稀释比例  | 
 终浓度  | 
| 
 Std1  | 
 10 μL Std0 + 90 μL DNA Dilution Buffer  | 
 300 pg/μL  | 
| 
 Std2  | 
 10 μL Std1 + 90 μL DNA Dilution Buffer  | 
 30 pg/μL  | 
| 
 Std3  | 
 10 μL Std2 + 90 μL DNA Dilution Buffer  | 
 3 pg/μL  | 
| 
 Std4  | 
 10 μL Std3 + 90 μL DNA Dilution Buffer  | 
 300 fg/μL  | 
| 
 Std5  | 
 10 μL Std4 + 90 μL DNA Dilution Buffer  | 
 30 fg/μL  | 
| 
 Std6  | 
 10 μL Std5 + 90 μL DNA Dilution Buffer  | 
 3 fg/μL  | 
表1 标准品梯度稀释
*每个浓度做3个复孔,该试剂可测试300 pg/μL~3 fg/μL线性范围。若需要,可适当扩大或缩小线性范围。
**为减少反复冻融次数和避免污染,建议初次使用时将DNA定量参考品分装储存于-25~-15℃。
***已融化未使用的DNA稀释液可保存于2-8℃ 7天,若长时间不用,请放置于-25~-15℃。
****为确保模板完全混匀,每个梯度稀释时需轻微震荡混匀约1 min。
2. 样本加标回收质控ERC的制备
根据需要设置ERC中的MDCK DNA标准品浓度(以制备加30 pg MDCK DNA量的ERC为例),具体操作如下:
1)取100 μL待测样本加入1.5 mL洁净的离心管中,再加入10 μL Std3,混匀,标记为ERC。
2)加标回收ERC和同批待测样本一起进行样本前处理,制备加标回收ERC纯化液。
3. 阴性抽提质控NCS的制备
根据实验设置阴性抽提质控NCS,具体操作如下:
1)取100 μL样本基质溶液(或DNA稀释液)加入1.5 mL洁净的离心管中,标记为NCS。
2)阴性质控NCS和同批待测样本一起进行样本前处理,制备成阴性质控NCS纯化液。
4. 无模板对照NTC的制备
根据实验设置无模板对照NTC,具体操作如下:
1)无模板对照NTC无需进行样本前处理,在qPCR法检测残留DNA含量阶段开始配置即可。
2)每管或孔中NTC样本为20 μL Mix混合液(即15 μL MDCK qPCR Mix + 4 μL MDCK Primer&Probe Mix + 1 μL IC)+ 10 μL DNA Dilution Buffer,建议配置3个重复孔的量。
5. 反应体系
| 
 组分  | 
 体积(μL)  | 
| 
 MDCK qPCR Mix*  | 
 15  | 
| 
 MDCK Primer&Probe Mix  | 
 4  | 
| 
 IC  | 
 1  | 
| 
 DNA Template**  | 
 10  | 
| 
 总体积***  | 
 30  | 
表2 标准品反应体系
*根据反应孔数计算本次所需Mix混合液总量:Mix混合液=(反应孔数+2)× (15+4+1) μL(含有2孔的损失量)。通常,每个样本做3个重复孔。
**反应孔数=(6个浓度梯度的标准曲线+1个无模板对照NTC+1个阴性抽提质控NCS+待测样TS个数+待测样本对应加标回收ERC个数)× 3。
NTC (No Template Control):DNA Dilution Buffer
NCS (Negative Control Solution):样本基质溶液或DNA Dilution Buffer进行样本前处理后,所得纯化液为NCS
TS (Test Sample):待测样本
ERC (Extraction Recovery Control):待测样本中加入如10 μL的3 pg/μL标准品DNA后进行样本前处理,所得纯化液为加标回收ERC
***加样完成密封好管子后,请低速离心10 sec将管壁的液体离心收集至管底,再震荡混匀5 sec以上,完全混匀反应液,再低速离心10 sec将管壁的液体离心收集至管底,如有气泡,需将气泡排尽。
下表为参考板位:
| 
 
  | 
 1  | 
 2  | 
 3  | 
 4  | 
 5  | 
 6  | 
 7  | 
 8  | 
 9  | 
 10  | 
 11  | 
 12  | 
| 
 A  | 
 NTC  | 
 
  | 
 待测样本TS1  | 
 待测样本TS1  | 
 待测样本TS1  | 
 
  | 
 标准曲线Std1  | 
 标准曲线Std1  | 
 标准曲线Std1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| 
 B  | 
 NTC  | 
 
  | 
 待测样本TS2  | 
 待测样本TS2  | 
 待测样本TS2  | 
 
  | 
 标准曲线Std2  | 
 标准曲线Std2  | 
 标准曲线Std2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| 
 C  | 
 NTC  | 
 
  | 
 待测样本TS3  | 
 待测样本TS3  | 
 待测样本TS3  | 
 
  | 
 标准曲线Std3  | 
 标准曲线Std3  | 
 标准曲线Std3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| 
 D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 标准曲线Std4  | 
 标准曲线Std4  | 
 标准曲线Std4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| 
 E  | 
 NCS  | 
 
  | 
 样本加标ERC1  | 
 样本加标ERC1  | 
 样本加标ERC1  | 
 
  | 
 标准曲线Std5  | 
 标准曲线Std5  | 
 标准曲线Std5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| 
 F  | 
 NCS  | 
 
  | 
 样本加标ERC2  | 
 样本加标ERC2  | 
 样本加标ERC2  | 
 
  | 
 标准曲线Std6  | 
 标准曲线Std6  | 
 标准曲线Std6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| 
 G  | 
 NCS  | 
 
  | 
 样本加标ERC3  | 
 样本加标ERC3  | 
 样本加标ERC3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| 
 H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 
  | 
表3 上机参考板位
该示例是对MDCK残留DNA qPCR法检测操作的展示,检测样本包括:6个浓度梯度的MDCK DNA标准曲线、1个无模板对照NTC、1个阴性质控NCS、3个待测样本TS、3个加样回收ERC。建议每个样本做3个重复孔。
6. 扩增程序参数设置(两步法)(以ABI公司7500 qPCR仪、软件版本2.0为例)
1)创建空白新程序,选择绝对定量检测模板。
2)创建2个检测探针,Target 1命名为“MDCK-DNA”,选择报告荧光基团为“FAM”,猝灭荧光基团为“none”;Target 2命名为“IC”,选择报告荧光基团为“VIC”,猝灭荧光基团为“none”。参比荧光为“ROX”(参比荧光可根据仪器型号等情况,选择是否需要添加)。
3)在“Assign target (s) to the selected wells”面板中,将标准曲线孔的“Task”一栏设置为“Standard”,并且在“Quantity”一栏分别赋值为“300000”、“30000”、“3000”、“300”、“30”、“3”(含义为每孔DNA浓度,单位为fg/μL),并且在相应的“Sample Name”一栏命名为“300 pg/μL”、“30 pg/μL”、“3 pg/μL”、“300 fg/μL”、“30 fg/μL”、“3 fg/μL”;将无模板对照NTC孔的“Task”一栏设置为“NTC”;将阴性质控NCS孔、待测样本TS孔、样本加标回收ERC孔的“Task”一栏设置为“Unknown”,并且在相应的“Sample Name”一栏中分别命名为“NCS”、“TS”、“ERC”,参比荧光勾选“ROX”,之后点击“Start Run”,开始仪器运行。
4)扩增程序设置:设置三步法扩增程序,反应体积30 μL。
| 
 循环步骤  | 
 温度  | 
 时间  | 
 循环数  | 
| 
 预变性  | 
 95℃  | 
 5 min  | 
 1  | 
| 
 变性  | 
 95℃  | 
 15 sec  | 
 40  | 
| 
 退火/延伸(收集荧光)  | 
 60℃  | 
 30 sec  | 
表4 扩增程序
7. qPCR结果分析
1)在“Analysis”的“Amplification Plot”面板中,系统会自动给出“Threshold”,有时系统给出的“Threshold”离基线太近,导致复孔之间Ct相差甚远,可手动调节“Threshold”至合适位置,点击“Analyze”。此时可在“Multicomponent Plot”初步查看扩增曲线的形态是否正常。
2)在“Analysis”的“Standard Curve”面板中,可读取标准曲线的R²、扩增效率(Eff%)、斜率(Slope)、截距(Intercept)等。正常的标曲:R²>0.99,扩增效率在90%≤Eff%≤110%范围内,Slope在-3.6~-3.1(标曲分析时,需同时勾选VIC通道,避免由窜光导致标曲扩增效率不合格的现象)。
3)在“Analysis”的“View well table”面板中,“Quantity”一栏可读取无模板对照NTC、阴性质控NCS、待测样本TS、样本加标回收ERC的检测值,单位为fg/μL,后续可在检测报告中将单位换算成pg/μL或pg/mL。
4)结果分析的参数设置需依据具体的机型及使用的软件版本,一般也可由仪器自动判读。
5)根据待测样本TS和样本加标回收ERC的检测结果计算加标回收率,加标回收率要求在50%~150%之间。加标回收率计算公式:回收率(%) = {样本加标测定值(eg.pg/µL)-样本测定值(eg.pg/µL)}×洗脱体积(eg.µL) / DNA加入量理论值(eg.pg)×100%。
6)阴性质控NCS的Ct值应大于标曲最低浓度Ct的均值。
7)无模板对照NTC的检测结果应为Undetermined或Ct值≥35。
8)待测样本的Ct-IC值应该与NTC的Ct-IC值一致或±1,如果待测样本的Ct-IC值与NTC的Ct-IC值相比明显增大,则表明样本可能存在明显抑制。如果同时测试加标样本,则优先考虑样本加标回收率结果,IC结果作为参考。
Ver.CN20230710
